佛教作为如今中国的几大宗教之一,也是众多国人的信仰所在。佛教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,但在中国的发展还是非常不错,经过了历史的演变,与中国文化产生了相互交融,呈现更多流光溢彩的魅力。从中国历史兴建的佛教寺院看,其建筑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特色,比如其中石雕经幢的建设就是这样一种具有艺术的代表,彰显更多佛教的经典与魅力风采。
1、石雕经幢-起源
关于经幢的出现,其最先并非是采用石雕的形式,所谓的“幢”就是指在佛像之前供奉的一种竿柱,最先是用珠宝以及丝帛等加以装饰。这是一种佛教小品建筑,在上面会有一些经文记录,用于佛教信徒们的念诵和传播。这种幢的雕刻是从中国的中唐以后开始流行,成为中国佛教建筑中典型的代表。
2、石雕经幢-历史
幢在佛教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在中唐之后开始有了这种幢的供奉信仰,并开始作为主要的佛教建筑而雕刻供奉。这种石雕幢的主要作用便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众生之利益供养,有着重要的佛教文化寓意。从早期幢的雕刻来看,其幢身上的雕刻主要经文为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》,这种雕刻建造经幢的习俗一直沿袭到宋辽,并且得到了鼎盛发展。宋代石窟中有一座陀罗尼经幢,其上雕刻主要为密宗题材,这也证明了在唐末宋辽时期,中国佛教以密宗为主,形成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,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途径。
3、 石雕经幢-构造
石雕经幢的构造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,分别为基座、幢身以及幢顶等,作为一种具有宣传性和纪念性意义的佛教建筑,其多半呈现圆柱形、六角形和八角形,根据幢的不同纪念意义,在雕刻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。基座和幢顶多半会采用佛教经典菩萨像以及莲花、祥云等为主,这种浮雕图案在其他佛教雕刻产品中也很常见,比如寺院的御道有很多都采用浮雕莲花,寺院山门、石牌坊浮雕采用浮雕莲花、宝相纹、菩萨、祥云、佛教八宝等吉祥雕刻,而石雕经幢底部也经常雕刻这些图案,石雕幢身则为经文雕刻,按照不同规格,其可以是二层、三层、四层、六层,在造型上也有四角、六角以及八角之分,其中八角的石雕经幢构造比较常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