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塔,也称宝塔,原本是印度佛教梵文“Stupa”(窣堵波)的音译,有的也称为浮屠,来源于印度梵文“Buddastupa”,藏语称“藏文”(曲登),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、经卷和各种法物。许多佛塔会刻有建塔碑记﹑圣像﹑佛经等。根据佛教文献记载,佛陀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舍利,被分成八万四千份,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。
佛塔基本由地宫、基座、塔身、塔刹四部分组成,佛塔的平面呈方形、八角形,也有六角、十二角形的,还有圆形的。佛塔的层数多为单数,有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、十一、十三层……所谓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,七级浮屠泛指七层佛塔。佛塔有实心塔、空心塔,单座塔、双子塔。中国的佛塔吸收了古印度佛塔和尼泊尔佛塔的建造艺术,结合了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的精华,创造出了有中国风格的“佛塔”。
佛塔的出现
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之前,中国没有塔,也没有“塔”字。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,梵文的“Stupa”与巴利文“Thupo”也随佛教传入我国,被音译为“塔婆”、“佛图”、“浮图”、“浮屠”等,在古印度“Stupa”是用来珍藏释迦牟尼涅槃后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、佛经的,因此亦被意译为“方坟”、“圆冢”,隋唐时期,有翻译家创造出了“塔”字,沿用至今。
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,据史料记载,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,八个国王带兵争夺,分别分得一份,带回各国建塔供奉。在释迦牟尼佛一生中诞生地点、成道地点、首次说法地点、安居地点、从忉利天地点、化度分别僧地点、将入涅槃地点、涅槃地点八个地方,兰毗尼花园、尼连禅寺、鹿野苑、袛陀园、桑迦尸国曲女城、王舍城、毗耶离城、拘尸那城建造了聚莲塔、菩提塔、吉祥塔、神变塔、天降塔、和平塔、胜利塔、涅槃塔八大灵塔。这就是最初的佛塔,非常有纪念意义。
佛塔的建筑材料
佛塔从建造初期的方形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六边形、八边形、圆形;外形变化中佛塔的建筑技术、佛塔的结构也日趋合理;建造所使用的材质也在发生变化,从早期传统的夯土、木材,发展到了砖石、琉璃、金属等多种材料。中国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、砖石塔、金属塔、琉璃塔等,两汉南北朝时期建造的木塔居多,唐宋时期砖石塔得到了很大发展。
佛塔的形式
塔的高度从数寸之小到数十丈都有,如吴越王所制之宝箧印塔高不过数寸,而魏献文帝时所造之永宁寺塔则号称百丈,为中国之第一高塔。不论佛塔的形态、大小、结构、材料如何,佛塔的基本造型由三部分组成——塔基、塔身、塔刹。早期的佛塔(窣堵波)基本上就是我们大家看到的坟墓的形式,比较简单,像是一个半圆形的大土堆,是由基座、一个半圆形覆钵、方形平台、塔剎构成。塔基有多种形状,塔身呈以阶梯状层层向上垒筑,最高处收拢成塔冠。塔在组合上也有不同形式,有单塔、双塔、三塔、五塔和群塔等;目的也更多样化,有为供奉佛舍利而建,有为珍藏佛经而建,也有为敬八尊佛而建。
塔的功能
塔的功能由于具有登高望远的特质,山水之间,临风揽胜,缀墨题诗,特为文人墨客所喜爱,具有文学诗意的特质。登高望远,又具料敌于前的警示功用,所以也具有国防的功能,边界的佛塔如山西北部的佛塔有时又称料敌塔。加上中国明清地理风水之说特兴,也产生与风水有关的文峰塔,实则与佛教无关,但造形上多模仿佛塔的形式,多立于山巅水湄,用来镇风镇水。
佛塔具有镇佑性、观赏性,还有实用性。最初是为了盛放圣贤的舍利,演变为可以放置佛教经书圣物等,这成为广大信教群众朝觐的精神寄托,使得佛塔具有了更深层意义和象征性,是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