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(地藏菩萨、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、观音菩萨)象征着四种理想的人格,即愿、行、智、悲,而他们的坐骑也各有千秋,瑞兽们分别对应着所驮菩萨的象征意义。
在名著《西游记》中六耳猕猴化为孙悟空,真假美猴王诸天人众不能辨别,唯地藏菩萨的坐骑——谛听,能加以区分真假猴王。
地藏菩萨像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坐骑,名号曰:谛听,形象为虎头、独角、犬耳、龙身、狮尾、麒麟足,形态别致,想象丰富。
谛听被世人珍为镇宅之宝、庙堂之尊、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。 它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,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。
谛听的虎头表示勇敢,有困难勇往直前、决不退让;独角象征能接受宇宙万物的信息,并能起到护身保险的作用;犬耳代表可以听到宇宙所有的声音,尤其善于听人的心,并以此分辨是非;龙身寓意顺心如意;狮尾表示有耐心、有雄心,万事坚持就是胜利;麒麟足则被视为四平八稳的象征。
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常常是手持杨枝净水站立状,或是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中,而菩萨乘驾瑞兽的佛造像确实难得一见。
据文献记载,观音菩萨坐骑是金光仙的金毛犼,又名“朝天吼”,即龙之第三子;本称“蒲牢”,外形属辟邪、貔貅一类。朝天吼为其俗名,常用作钟上纹纽。明代杨慎《升庵外集》载:“俗传龙生九子,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……三曰蒲牢,形似龙而小,性好吼,今钟上钮是也。”
据《续子不语》记载:佛所骑之狮、象,人所知也;佛所骑之犼,人所不知,犼乃僵尸所变。尸初变旱魃,再变即为犼。犼有神通,口吐烟火,能与龙斗,故佛骑以镇压之。
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。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,以狮子勇猛,威风震慑魔怨。
狮子本就有森林之王的称号,正因为它的威猛才可以统领其他动物。在青狮成为文殊菩萨的坐骑之后,它的形象不仅更高大了而且还有了智慧的象征,以它强大的身体来驱走邪恶之气。
唐代高僧慧琳法师说:“狻猊即狮子也,出西域。”文殊菩萨的坐骑并不是早期猫科动物进化的成品,而是龙王生出的第六个儿子——狻猊。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"无畏的狮子"之喻,便自然而然地将青狮安排成佛菩萨的坐骑,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。
普贤菩萨坐骑——六牙四神足白象。象有大威力,而其性柔顺,以象调顺,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,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,象征力大无比。而白色表示清净无染,白象代表普贤菩萨的愿行殷深,辛勤不倦。
大象多数是两牙,为何菩萨的坐骑却是六牙白象?
《普贤观经》曰:“六牙表六度,四足表四如意。”止观二曰:“言六牙白象者,是菩萨无漏六神通。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,象有大力,表法身荷负,无漏无染,称之为白。”
六牙白象原为菩萨所化,表示威灵,象征“愿行广大,功德圆满”。《普曜经》云:“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,化作白象,口有六牙。”六牙是佛法中的六度万行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的象征。
四如意足,又称四神足。是成就究竟解脱所需要的四种力道:欲如意足(欲神足)、精进如意足(勤神足)、念如意足(心神足)、思惟如意足(观神足)。
十方世界,诸天神佛。菩萨是佛教中具有大智慧者,即是以智上求无上菩提,以悲下化众生,修诸波罗密行,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。四大菩萨的坐骑也都是法力神通之物,功德修行各有不同,带给人们的启迪也各有不一。